聯成電腦分享:Photoshop教學 ─ 快速繪製場景法

文、Andy老師

大家好,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快速繪製場景的方法,當然要快速繪製場景就必須使用照片,好,那我們先來看一下完成的效果。

👉 推薦課程:Photoshop影像處理

好,那我們來看一下如何繪製,首先先將照片在photoshop打開,然後將天空去背,去背的方法可用遮罩配合魔術棒,而魔術棒選不乾淨的部分,則用筆刷配合遮罩去擦除天空,用遮罩的好處是因為遮罩可以來回地擦除和復原,效果如下圖。

接著對照片執行濾鏡的模糊的智慧模糊,智慧模糊是可以將圖像輪廓內的顏色中合,但輪廓卻能夠保持銳利,參數的設置可以開啟預覽即可即時看到參數調整後的效果,在這個階段我執行兩次智慧模糊,接著我使用色彩平衡來調色快速鍵是Ctrl+B,讓暗面偏藍紫色,亮面偏黃紅色, 效果如下圖。

接著再使用色相飽和度快速鍵是Ctrl+U,因為要讓畫面有繪畫的感覺,所以色調上會調較飽和鮮豔, 效果如下圖。

再來我新增一個圖層圖層模式改成色彩增值,接著使用硬邊筆刷去畫影子,把光源設在右上方,因此影子都落在左下方,接著再使用柔邊筆,把一些影子的邊緣畫的比較模糊,如此一來我們就有一個明顯的陰影方向來表現光線的來源,

接著我在新增一個圖層模式改為覆蓋,接著使用硬邊的筆刷在畫面受光面去畫上黃橘色的亮面色調,再使用柔邊筆刷去柔化一些硬邊的亮面, 效果如下圖。

接著再使用揉邊筆在黑色的暗面處,畫上深紫色和深藍色,讓暗部不是全黑的色調,效果如下圖。

接著找一張天空的照片,合成在天空處,並使用智慧模糊, 效果如下圖。

接著新增一個覆蓋模式的圖層,來加上一些藍紫色於天空上, 效果如下圖。

最後再新增一個覆蓋圖層,用柔邊筆畫上太陽光線, 效果如下圖。

就大功告成了,謝謝觀賞。

 

文章轉自聯成電腦知識專欄https://www.lccnet.com.tw/lccnet/article/details/1926

Photoshop人臉整形(液化功能)-聯成電腦

文、Andy老師

各位好,今天要介紹的是用PS,就是photoshop,裡面的液化工具修飾臉部的效果。首先先看一下修飾前後的效果。效果如下圖。

修飾前臉部的樣子。

1614253861

修飾後臉部的樣子。

1614253876
► 推薦課程:Photoshop影像處理


好,所以從臉部五官的變化,我們可以看出眼睛變大,鼻子變窄,嘴巴也變窄並且微笑,再來人中變短,下巴變尖,臉型變順暢等改變。

然而雖然改變這麼大,但卻依然很自然,不會覺得不自然,這就是photoshop液化的強大,好那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液化功能是如何操作。

首先我先到免費圖庫網站,找到一張臉部正面的照片,當然其他角度也可以,但對於PS的液化中的自動人臉辨識功能,使用正面的人臉是比較容易被偵測,好,所以下圖就是我找到的正面人臉照片的網址
1614253888

接下來進到photoshop中開啟此圖片後,並選擇「濾鏡/液化」。效果如下圖。

1614253900

進入液化視窗後會出現液化面板。效果如下圖。

1614253932

接著先介紹左邊工具架的工具各是什麼功能,效果如下圖。

1614253943

那現在我們先使用「人臉辨識」這個工具,效果如下圖。

1614254010

點選「人臉辨識」後,右邊介面的「臉部感知液化」就可以點開「眼睛、鼻子、嘴巴、臉部形狀」,這四個選項,效果如下圖。

1614254023

點開「眼睛、鼻子、嘴巴、臉部形狀」,效果如下圖。

1614254034

1614254043

而這四個選項「眼睛、鼻子、嘴巴、臉部形狀」,即可將人物的五官調整成你要的樣子,左為原圖,右為修改圖,效果如下圖。

1614254056

另外除了用右邊介面的「眼睛、鼻子、嘴巴、臉部形狀」滑桿來調整五官之後,也可以直接將鼠標移到照片上的五官位置,即會出現調整點,效果如下圖。

1614254081

1614254100

1614254110

1614254119

接下來我要調整臉形,但無法使用臉部形狀裝來調整,因為臉部形狀功能,只能調整整個臉型變窄變寬和變長變短,因此我要使用自由移動工具,來調整臉形,工具如下圖。

1614254130

自由移動工具可以在右邊介面,調整筆頭大小,密度,壓力,這三項,大小就是筆刷大小,壓力則是筆刷移動畫面的強度,就是一移動就可以移動很多,密度則是筆刷移動畫面的面積大小,密度比較難理解,我用密度0,50,100的差別來說明,效果如下圖。

1614254149

1614254157

1614254164

好,看完密度圖片的說明,就可以知道密度越高,移動的面積越大,所以我用預設密度50來修臉型,效果如下圖。

1614254171

好,完成了,謝謝觀賞。

文章轉自:https://www.lccnet.com.tw/lccnet/article/details/1859